● 再见风华 | 雏鹰展翅

雏鹰展翅

高分子专业1958级 赵安赤

我于1958年8月由天津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高分子专业,1964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已在清华园生活、工作60个春秋。回首往事岁月沧桑,难忘大炼钢铁夜战繁忙,记得天安门前狂欢高唱,常思图书馆自习景象,回想西大操场比高争强。感谢母校教育培养,同学间互助帮忙,使我们一群天真无知的青年成长为能够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普通劳动者。

清华大学高分子专业1958级毕业留念

我们是清华大学1958年新筹建的工程化学系高分子专业第一届正式入校生,当时有两个班64名学生,由化学教研组临时抽调的黄志冲、孙以实、方一梅、程行、李惟梓等老师授课,系主任是张子高先生。那时候是大跃进时代,建系初期一无所有,没有科研项目,没有实验室。我们刚入校的大一学生,就要投入到8个月的建系劳动中,还要边学习边建设科研实验室。刚刚成立的高分子专业承担的第一个科研项目就是研制核工业领域急需的新型材料,被称为“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我很荣幸被分配到聚合反应实验小组,那时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很多原材料需要自己准备。记得有一次我到永定门外氧气厂买液氮,回校途中到达平安里时没有赶上末班公交车,只好提着液氮桶走回清华,走到北太平庄,刚好有辆军车经过,我一招手,下来位防化兵军官问何事,我说因为购买清华大学科研急需的冷冻剂没有赶上末班车,那位军官二话没说就把我送到清华园。当时整个的社会风气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高分子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1958年国庆,实验室小试取得了重大突破,得到了聚四氟乙烯的白色粉末产物,国防科工委下拨30万科研经费扩大实验规模。1959年开始我们在清华化学馆东边的二层楼房组建新的实验设施,701是四氟乙烯聚合车间,703是单体生产车间。1963年10月,也就是我们第一届本科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当时清华大学本科生6年毕业),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毕业实习的内容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清华大学提出了“真刀真枪搞毕业设计”的口号,我们首先被分配到具有国内最大聚四氟乙烯中试生产装置的上海鸿源化工厂进行毕业实习。1964年2月在毕业实习基础上我和唐道安、冯海陆、刘志华、陈爱群、林道强、宋兆煌7位同学赴上海合成橡胶研究所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我任团支部书记兼论文组长,论文题目是《研究年产30吨聚四氟乙烯所需要的四氟乙烯单体生产技术》,其中的关键技术就是二氟一氯甲烷的热裂解工艺。我们在周其庠、施秀琼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我国第一台立式加热电炉对二氟一氯甲烷在不同长度、不同管径、不同温度下进行无催化热裂解的规律做了系统研究,确定了最佳的热裂解工艺条件,所得产物质量和产量均国内领先。

毕设小组获奖留念 前排左起:赵安赤 唐道安 陈爱群

后排左起:施秀琼(指导教师之一) 冯海陆 刘志华 林道强 宋兆煌

在毕业答辩的时候,由于此项目是国防科工委和化工部军工局的重点攻关项目,化工部军工局的陶涛局长亲自上阵指挥,并担任论文答辩小组组长。当时的答辩意见指出:“该论文的研究成果为今后国家实现聚四氟乙烯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对进一步掌握热裂解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在学校、研究所和工厂的共同指导下,经过全体同学半年来在革命精神的鼓舞下,以冲天的干劲与严格的科学态度,日以继夜的辛勤劳动完成的。它为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厂校紧密协作、结合国家生产实际,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论文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因此,我的毕业论文获得1964年清华大学优秀论文称号,我也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毕业论文小组在全校毕业典礼上做了汇报发言。1964年10月10日《北京日报》头版以“初次考验”为题对我们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报道。1965年1月15日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张福森在中华全国学生第十八届代表大会上发言,题目是“立大志攻尖端,争取对祖国有所贡献”,向全国青年学生介绍了我们毕业论文小组的情况,后来刊登在《新清华》上,题目为《雏鹰展翅》。

高分子专业第一个科研项目“聚四氟乙烯合成工艺及中试生产”获国家新产品发明奖;“氟塑料加工及应用技术开发”获轻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毕业留校后,我一直在高分子教研组(1993年建制为高分子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先进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及应用开发,塑料改性的研发及工业化。我的工作得到了同行的认可,然而回想学生时期的经历确是最让我难忘的,我为当时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为选择了高分子专业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