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见风华 | 我与高分子的不解情缘

我与高分子的不解情缘

李江屏 高分子专业1992级

我叫李江屏,于1992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专业学习,2000年硕士毕业,从事化学化工相关行业18年。因为在北京工作,所以经常会回到清华,时常回忆起在这里成长的故事。

我现在的工作单位在大望路附近,这里曾经是北京的化工区。记得我们大学二年级暑假来到这里,进入北京有机化工厂实习(2007年搬迁至燕山)。当时交通是非常不便的,我们住在西北方的清华,工厂在东南方,所以5:30就要起床,倒好几次车,一路风尘仆仆赶到工厂上8:00的早班。那是我们第一次进入化工厂实习,认识各种生产设备,让我深刻感受到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的震撼与兴奋。面对着第一次接触的反应器,精馏塔等单元操作设备,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跟师傅们好好学习,为了搞清楚工艺路线,常爬到精馏塔的最高处去找管线的出入口,直至搞清了每一个疑问。化工厂实习的第一课收获是丰满的,这种宝贵的经历,为我开启了高分子化工知识殿堂之门。

二校门留影 硕士毕业在大礼堂授学位

在清华的理论课学习是愉快的,也是辛苦的。期末考试前是最紧张的,自习室,图书馆总是找不到位子,每次4-5门的考试课都关系到学位,所以每个人都非常努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物理化学课程,记得上课的第一天,朱文涛老师就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每个班领几本Atkins写的英文版《物理化学》回去,大家轮着看。我当时没明白朱老师的用意,只是听说物理化学很难学,并且朱老师是清华“四大名捕”之一。临近期末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说物理化学考试有英文部分,这下我蒙了,因为那本英文书从来没看过,只好硬着头皮上考场了。果不其然试卷中有30%的题目是英文的,看也看不懂。只好连蒙带猜地答题,得到有史以来最惨的分数,62分!不过还好过了及格线。第二学期我赶紧找来这本英文教材学习,后来发现其实也不难,只要把那些专业名词记住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最后我的物理化学考了80多分。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两个重要的单词:Enthalpy(焓)和Entropy(熵),没想到这段经历在我今后工作中也派上了用场。

参加工作后,在清华所学的知识让我如虎添翼,也使得我在工作能脱颖而出。记得我的第一个工作是承担造纸行业中一种表面施胶剂(size press agent)的开发。刚接手任务的时候自己毫无头绪,因为我没有学过造纸相关知识,对这个陌生的名字完全没有概念。当时既没有人指导,也没有人可请教,怎么办呢?这时我走进了书店,找到了一本叫《造纸化学品》的书。很快,我就明白了造纸化学品的要义,原来施胶剂是用于在纸面处理的化学品,提供纸张抗拒液体(如水渗透)的能力。明白以后我把目标产品的功能与化学结构进行了联系,很快就开发出相应的产品。这一经历给了我相当大的启示,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是化工与高分子的基础知识,在工作中只有迅速地掌握和理解实际应用的要求,才能开发出适合的产品。而此时,重新拿起书本是最重要的学习过程,在清华打下的扎实基础就是快速掌握行业知识的前提。所以从那时开始,我就养成了习惯,经常出入首都图书馆,借阅各种专业书籍,这也是我快速成长的秘籍。

2004年我加入杜邦公司做技术服务,第一个任务是推广一种在丙烯腈工艺中代替醋酸的化学品乙醇酸,它不仅可以完全替代醋酸,而且用量大幅减少,做出的丙烯腈杂质更少,水分更低。当时美国总部发来了不少工艺资料,但是杜邦中国的团队大多是市场和销售人员,没有人能看得懂,公司就安排我来从事相关的工作。因为没有任何经验,我拿到工艺资料的时候也有点发怵。但研究了几个小时后,我就明白了,这就是我们在大学里学过的化工原理的相关应用,关键工艺过程就在于一个塔板式精馏塔,明白了技术要点后我迅速编写出一个中文的应用手册。记得在具有全国最大生产装置的吉化拜访时,我和相关技术人员交流之后,生产副厂长问了我一句:“你是不是在丙烯腈厂干过?”我一听,心里非常高兴,这是对我个人的最高评价。我没有干过,但通过学习,我完全掌握了相关工艺,并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在美国杜邦公司留影

2013年前后,我的工作又有了比较大的变动,公司安排我进行制冷剂新产品的市场开发工作。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全新挑战,意味着我又将去接触一个陌生的领域——空调行业。对于一个完全的门外汉,刚开始我听不懂各种术语,比如热泵、压缩机原理等等。怎么办?我又走进了图书馆,拿起了空调制冷原理的专业书。很快我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制冷原理其实就是物理化学的延伸,当年朱文涛老师的教诲马上在耳边响起,制冷原理就是一个熵和焓的变化过程。在掌握这些知识以后,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逐渐成为公司非常重要的制冷剂应用专家,成功推广了一系列新型产品。同事们随之开始叫我李博士,虽然我没有博士学位,但是同事这样叫我,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来是我头发少,二来是大家确实觉得我懂得多一些。

回想这些年的工作,清华高分子的教育给了我无尽的财富,正是在这样严格的训练下,我具备了非常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工作当中运用自如,并不断地提升。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始终觉得高分子与化工是非常精彩的实用科学,并享受其中。我想如果自己还能重新念一次书的话,我会更加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好每一门课程,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英语、计算机等其它技能。“书到用时方恨少”,这绝不是一名空话。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承载着知识的获取与心智的成长,应该倍加珍惜。

今年清华高分子专业60岁了。作为一个清华人,我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充满了热爱,衷心祝愿高分子专业继续成长壮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